技术团队:研发中的短跑冲刺和马拉松游戏
hi,我是熵减,见字如面。
对于技术团队来说,开发软件产品,是一项长期的工作。
就如同马拉松一样,要完成这样的游戏,需要的多个迭代周期和很多冲刺的不断地积累。
在游戏的过程中,需要持续的、有节奏的向着目标前进,并在此过程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改变。
然而,在现实中,今天有不少的团队,是无法如此有效的开展工作的。
其背后的原因是:团队将冲刺(Sprints)的数量和周期作为了目标。
将短期的冲刺做为团队的目标,就是将开发产品的工作,看为了一项短跑游戏。它的本质上就变成了一种浪费,因为团队会最终陷入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任务之中。
尤其是在今天,在互联网增长神话消失后,唯快不破的方式,已经不能给产品或业务带来太多的意义。
所以,及时的调整团队工作的节奏,对团队和业务的长期发展是更为有价值的。
短跑的“敏捷”
在冲刺(Sprints)的数量和周期成为团队的目标后,整个团队的动作就会悄然发生改变。
现实中,大多数团队都采用一些类似敏捷的方法,在这种方法中,开发工作会在迭代中开展。团队会计划一些 Sprints ,会评估如何完成这些任务,并在完成后进行任务过程的回顾。而对于Sprints的背后的要交付的产品价值,要解决的实际问题,研发团队是很少讨论,也不太愿意去关注的。
同时,为了增加冲刺(Sprints)的数量,或减少完成冲刺(Sprints)的时间投入,团队会做出很多没必要的拆分,从大的数据上来看: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断的进行,Sprints的完成量和完成时间投入也非常的合理。
但其实呢,产研团队可能在玩一个短跑冲刺的游戏,来迎合管理层的考核目标。在短跑游戏中,团队往往就会偏离了业务价值的交付的目的。
短跑冲刺的伤害
其实,这种空洞的短跑冲刺游戏,会给团队造成多方面的伤害:
首先,团队的稀缺的研发资源被浪费在了很多无意义的冲刺(Sprints)之上。从表面上来看,团队是完成了很多的任务,交付任务的效率也很高,但真正交付的业务价值是多少,是很少有人去关心的。
第二,团队的冲刺(Sprints)回顾,成为了一个形式化的步骤。回顾,更多的只停留在第一层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上的复盘,而未能在向前推进一步,对于冲刺(Sprints)的业务价值,方向上的问题,团队总是视而不见的。
第三,工程师们逐渐丧失了价值感。工程师们逐渐成为了任务完成的一个终端,而无法真正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之中,长时间的参与感缺失,就会对工作失去了价值感和意义感,稳定性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。
总之,对于技术团队,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工程团队的时间资源,如果我们如此任性将时间浪费在空洞的短跑冲刺游戏上,是非常可惜的。
回归意义
要解决空洞的短跑游戏问题,其办法也是非常简单的:那就是让冲刺(Sprints)有意义。
让团队有全局的视角,找到一个健康的节奏,将有效的时间资源,尽可能的投入到有业务价值的功能交付之上。
具体如下:
首先,在管理上,不只是单一维度的去考核团队的冲刺数量和交付时间周期的指标。
第二,要让产研团队一起去设定每一个“冲刺”的业务价值,让每个人(包括他们自己)都理解朝着这个价值前进的重要性。
第三,团队要能根据实际的情况,动态的调整“冲刺”的重要性和优先级,任务范围的大小、交付周期的计划等,不在追求虚假的指标。
第四,在团队的“冲刺”回顾中,要向上有深挖假设的有效性,譬如,问题是否定位准确,方案设计是否有效,交付的业务价值是否符合预期等。而不只是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研发效率那一小块东西。
数字产品研发和交付,是一个如同马拉松一样的长跑游戏。
在此过程中,要找到合适的短期目标,控制好整体的节奏,不断做出有意义的回顾和调整,让团队看见真实的意义和价值,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写在最后
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,不是一项短跑冲刺的游戏,而是一项持续的马拉松项目。
如果将研发过程简化为只有冲刺数量和交付周期的短期任务,而忽略了团队内人员内在需求,资源的浪费就是必然的事情。
回顾到敏捷和冲刺(Sprints)的本质之上,要让团队将更多的精力和能量,用在交付更有业务价值的迭代之上,才是更有意义的。
好的目标,会带来好的结果,所以小心你的考核目标。
阅读,思考,练习,分享,日日不断之功。
嗯,写完了。
新的一天,加油哦 (? ??_??)?